平度市地处胶东半岛西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1′30″—120°19′13″、北纬36°28′15″—37°02′46″。东与莱西、即墨两市以大、小沽河为界,南与胶州市接壤,西、西南以胶莱河为界与高密、昌邑两市毗邻,北以大泽山脉为界与莱州市相连。地质构造上位于临沭裂带东侧,胶北台拱西翼,为一古老基底褶皱地块。 平度市属暖温带东亚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境内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1.9℃,无霜期195.5天,日照时数约27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80毫米。 地形的基本轮廓是由东北向西南呈“伞状”倾斜。北部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蜿蜒起伏,中、南部地区为平原、洼地。海拔最高点736.7米,最低点不足2米,境内最大高差735米,沿县(市)界按西北—西南—东南—东北的顺序从低到高呈螺旋状分布。境内主要山脉是大泽山山脉,位于市境北部。地跨大泽山、大田、崔召、云山、旧店、李园等地。有大小山头2000余座,较大的山峰有30多座,多呈西北东南走向。主要分两支:一支由大泽山西峰向南与西南方向伸展约20公里;另一支由大泽山北峰向东和东南方向延伸约20公里。平度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沂沭断裂带东侧,胶北台拱西翼,为一古老基底褶皱地块。有元古代前震旦系与中生界白垩系组成基底的古老变质岩层,广泛出露于北部山地、丘陵。基岩主要为花岗片麻岩、大理岩、碎屑岩等。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则较集中堆积于东南平原和西南洼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0.8%。积物厚度一般在30米左右,北胶莱河下游,新河镇海相沉积达70米以上。全市可分平北台隆,平南凹陷,平西穹折。 境内主要河流近20条,分属北胶莱河和大沽河两大水系,白沙河以西约五分之三的流域面积归北胶莱河水系,有白沙河、秦皇河、双山河等;白沙河以东约五分之二的流域面积归大沽河水系,有小沽河、祝沟河、黄同河等。其中胶莱河、大沽河、小沽河是边界河流,泽河为人工开挖的 河道。 全市境内分布有棕壤、褐土、潮土、盐土和砂姜黑土五大土类,可细分为11个亚类,14个土属,49个土种,以棕壤和砂姜黑土两大土类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从山区到平原共分布着5个土类,11个亚类,14个土属,49个土种。5个土类为:棕壤土类(亦称黄土)、褐土类(亦称黄砂土)、潮土土类(亦称河淤土)、盐土土类(亦称盐碱地)、砂姜黑土土类(亦称干狗石黑土)。构成土壤主体是砂姜黑土、棕壤土、潮土3个大类。砂姜黑土偏粘,易旱易涝,但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分布在西南洼地和东南平原;棕壤土多含粗砂砾石,养分含量低,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地和西北丘陵;潮土表层质地砂性较大,有机质含量较高,主要分布在市区以南,东起大沽河,西至胶莱河8条中长河谷两岸。全市各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上在5级以下,属缺乏范围。需改良的土壤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棕壤土类中的棕壤性土亚类和褐土类中的褐土性土亚类。此类土壤在全市有28449.2公顷,占可利用地面积的11.56%。另一类是潮土土类、盐土土类和砂姜黑土土类。此类土壤在全市有153016.13公顷,占62.15%。 平度市自然资源丰富,拥有黄金、石墨、铁、花岗石、大理石、滑石、萤石、石灰石及透辉岩等20多种矿藏。矿产资源总量占整个青岛市的70%以上。其中石墨资源最为丰富,是全国的优质石墨重点产区之一。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在全国占相当的比重,是全国重点产金县市之一。 平度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林地总面积约为31.5万公顷。山丘植被为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平原为草甸植被。由于土地多垦为农田,原始植被已残存极少,栽培植被已占绝对优势。温带常绿针叶林构成了北部山区及一些剥蚀丘岭上的主要林木成份。其中菅草为荒山、荒地以及赤松疏林下层的优势植物,与乔木、灌木和其它草木对涵水保土起良好的作用,能积累丰富的有机质。草甸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平原和洼涝地区,对有机质积累起着重要作用。温带砂生植物分布在沿河的沙滩与田间。温带盐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市境西北大苗家附近,在一些洼涝地区也有零星分布。 |
平度市委、市政府主办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复制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