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讲堂第6期 青少年网瘾的成因危害及解决 【日期:2014-3-25】【作者:团市委】【浏览次数: 】 主持人: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这一期的青春讲堂,在这一期节目当中,我们主要想和大家一起来关注一下青少年网瘾的成因危害以及如何解决等问题,这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的执法二中队队长徐刚,徐队长你好,欢迎您的到来。 嘉宾:你好,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市文化执法局的执法三中队的徐刚,很高兴来到直播间与大家共同关注青少年成长问题。 主持人:是的,可以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作为当代青少年,他们利用网络获取了大量资源和信息,开阔了视野。但也有一些人经不住网络的诱惑,上网成瘾。我觉得这里面的原因应该也是多方面的吧? 嘉宾:是的。其原因主要有网络因素,青少年自身因素、家庭学校教育因素以及管理层面的因素。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先从网络本身找一下原因。网络,就如同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他也有其两重性。网络的出现,诚然为人类的沟通与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从未见过的新东西。如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交流等等,但与此同时,它亦有许多负面的东西。研究表明,青少年长时间沉溺于网络,不仅对青少年的生理是一种摧残,对心理亦有重大的负面影响。据华中师大陶宏开教授分析,沉迷于上网的孩子通常是以下三类:一是兴趣和爱好很单一,或是没有其它兴趣和爱好的孩子,二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三是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网络是用现代高端的科技手段将各种五花八门的资讯汇聚起来的一个载体,是现实世界的虚拟,是一个没有城门的“不夜之城”。它具有无政府主义、资源丰富、超时空、方便快捷等特点。网络世界里没有地理的界线,没有人世间的距离,能给每个上网者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空,在这个虚幻的时空里,他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可以在属于自己的这个世界里自由翱翔;可以找到了一个消磨时间的好去处;可以体会到现实生活当中不可能享受到的乐趣;可以获得虚拟奖励,得到自我肯定,从而宣泄学习不成功带来的压抑。网络世界具有的丰富信息,齐备的功能,能满足人们的种种好奇心以及各种各样的需要和欲望。同时,所有的网络游戏在编程的过程中都充分研究了心理学和催眠学,也就是说网络游戏玩家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被洗脑,被催眠。网络本身的这些特点,对具有好奇心,特别是有感失落于现实的青少年来说,无疑具有巨大诱惑。因而,他们一旦置身其中,便可能会越陷越深,欲罢不能,进而沉迷之。 主持人: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有着无比的诱惑力,一不小心就会让青少年们沉迷其中,说到这里,就说到了青少年自己的问题了。 嘉宾:是的,青少年上网成瘾也有自身的问题存在。 主持人:你觉得青少年为何会沉迷于网络呢? 嘉宾:我们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不仅身体发育急速进行和趋于完成,性成熟所产生的性差别明确化和性本能膨胀,而且其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意志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表现为:第二性征出现,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增强,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情感强烈而细腻,渴望友谊和交流,自制力相对较弱。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他们产生了多方面的需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制约,其各种需要就难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这种矛盾的情形,极易使青少年的心境处于压抑状态。人在现实处境与构想之间出现偏差的时候,总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求别的补偿途径,而网络以它特有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给人们展示出了一种全新的虚拟社会环境,这无疑为青少年提供了发泄和实现自身需求的平台。网络游戏可以使他们找到自我、实现自我,网上聊天给了他们倾诉的空间和对象。当他们在这个神奇的虚拟世界里第一次获得快乐与满足时,便会希望重复获得。由于他们相对较弱的自制力,这种重复行为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当达到失控的程度时,他们就成了“网虫”。 主持人:青少年会有这样的一些网络依赖应该也与现在父母的家庭教育方面有关系吧? 嘉宾:是的,这就说到了教育方面的因素。网络本身与青少年自身因素的存在,会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成为可能。但不是必然,只要学校、家庭及时正确引导,让青少年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自我控制,完全可以避免形成“网瘾”。遗憾的是,学校、家庭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先说家庭教育.中国的父母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传统。为此,他们总是尽可能地满足孩子们的要求。至于孩子上网干什么,则由于家长对网络知识的缺乏,以及无暇顾及等主客观原因,往往都没有加以过问。事实上,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多挤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进行交流,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方法,学会正确地对待事物,形成良好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为青少年以后独立自主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父母对孩子的不闻不问行为,容易使他们产生错觉,认为是默许。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便迷失于网络当中了。再来谈一下学校教育。尽管当代的教育模式已多样化,但学校教育依然是当今教育的主流。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现状,与学校教育不无关系。从学校教育理念来看,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就提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20年后的今天,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在许多学校,存在的依然是应试教育。不负重荷的学生容易滋生厌学情绪和心理压力,而教师由于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对学生的心理的变化未予以足够关注,学生在学校找不到缓解内心的孤独地方,遂把目光转移到虚幻的世界中去;从计算机教育现状来看,尽管各中小学校对电脑和网络知识都很重视,都开设了专门课程。但很少有学校对学生的网络安全防范进行专门教授。而青少年的识别能力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差,一旦浏览非法、色情、暴力网站后,很容易被腐蚀,继而沉迷之。 主持人:说了很多的因素,不知道作为我们执法监管部门,在这个问题上又起到了怎样的一个作用呢? 嘉宾:这是管理层面的因素。特定环境的不作为也会造成社会危害。既然网络本身、青少年自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存有“软肋”,那么作为我们执法监管部门则应积极作为,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协同抑制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从我们日常检查来看,发觉无论是网吧的管理体制还是管理方式,都相对滞后于形势发展需要。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多头管理、难司其职”的现象,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各管一段”,表面谁都在管,实际谁都管不好。这种职能部门各自为营的管理体制,致使网吧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为违规网吧和无证经营的“黑网吧”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主持人:事实证明,对网吧的整治应加强日常监管。那么作为我们文化执法部门是从哪些方面抓起的呢? 嘉宾:一是努力压缩网吧的数量。2013年,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根据有关规定,对长期“飘证”的情形,依法进行了注销。所谓“飘证”就是指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存在,但长期无固定营业场所的情形。根据有关规定,对17个“飘证”行为在三个月以上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联合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注销。 二是规范网吧经营管理,强化监管力度。在春节前后、寒假期间平度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组织开展了网吧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加大与公安、消防、工商、工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重点整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消防安全不达标、不按规定实名登记、无证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取缔各类“黑网吧”,对严重违法违规经营的网吧一律依法吊销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并予以取缔。2013年12月31日,平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终止了与大泽山镇旋口村等47家新农村信息服务站的管理协议,注销所配发的编号,收回牌匾,联通公司终止输送网络信号。2013年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对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3家网吧,依法予以取缔;对存在违规经营行为的50家网吧予以立案查处,并给以严厉处罚。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网吧市场巡查密度和力度,加大网络违法犯罪查处力度,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引导其正确使用网络,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主持人:应该说网络在整个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也有另外一面,那就是会让很多意志薄弱的青少年沉迷其中,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就此让他们远离网络,只能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帮助,让他们来正确认识网络,面对网络。希望大家也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些沉迷于网络中的孩子们。好的朋友们,今天的节目到这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感谢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的执法二中队徐队长做客青春讲堂,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