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凯风平度 > 凯风评论正文

潘兴旺牧师:积极发挥基督教在反邪教中的作用

【来源:】 【2018-01-04】 【浏览次数: 】 【字体大小: 】 【打印】 【关闭】

邪教是社会毒瘤,对人类社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邪教通常打着宗教的幌子,盗用宗教术语,借用宗教口号,招摇撞骗,以救世主的招牌蒙骗群众开始,最后公开与社会为敌,与人类为敌,残害生灵。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呼喊派”“东方闪电”“主神教”等邪教组织从境外传入境内,活动猖獗一时。宗教界利用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开展了反邪教斗争。对于充分发挥宗教在反邪教斗争中的重要作用,浙江省基督教两会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不断地总结与探索,成效显著。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浙江省基督教两会主席潘兴旺牧师。

  记者:浙江省基督教两会反邪教斗争的宗旨思想是什么?

  潘兴旺:浙江基督教两会领导班子思想一致,带领浙江省基督教徒认真贯彻中央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法治化道路,坚持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两富两美”和“六个浙江”服务。充分发挥教牧人员的专业优势,讲清基督教与邪教之本质区别,从教义教规上揭批邪教歪理邪说,揭露邪教组织的危害。同时,坚决抵制教内极端化、功利化、迷信化的思想,提高辨别能力,积极开展神学思想建设,坚决抵御境外各种渗透活动。

  记者:邪教与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请具体介绍一下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潘兴旺:邪教与宗教无关,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是冒用宗教名义或打着宗教旗号、歪曲宗教经典、神化首要分子、以秘密传教方式发展成员、制造散布歪理邪说,蒙骗、恐吓、胁迫群众的非法组织。打着基督教旗号的邪教组织,到处危害教会,农村信徒深受其害。浙江省各地基督教两会和教堂开展反对邪教、批揭“全能神”等邪教组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邪教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一是依靠宗教作为起家的幌子,一旦羽毛丰满便肆意贬低宗教;二是敲诈勒索,聚敛钱财;三是大搞教主崇拜,宣扬末世论,对抗社会,扰乱人心;四是利用人的认知局限性,编造谎言,欺世盗名,否定一切人类文明;五是违背伦理,摧残人性;六是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大肆进行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反传统宗教的宣传。

  尽管邪教是打着宗教的幌子起家,但是邪教与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看,宗教都有自己的最高信仰、经典、哲学理论基础、教理教义思想、神学体系;都有自己的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适应时代。宗教引导信徒弃恶从善,净化社会,净化人伦。而世界上的一切邪教,只能从宗教的经典中剽窃只言片语,七拼八凑,肆意歪曲,不伦不类,其实并无实质可言。

  从信仰观念上看,宗教是人类对于超越客观认知存在规律的整体把握。中国五大宗教基本是这种同义的不同称谓,这种超时空的把握即是信仰。宗教认为这种最高信仰的内涵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邪教则将相对的说成绝对,将人神化无限夸大,教主自诩为无所不能的、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主宰,所有弟子、信徒对教主百依百顺,其实只是对教主本人的迷信。

  从道德行为上看,宗教承认现实世界的存在,并以积极的态度、超凡脱俗的精神致力服务于社会,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宗教教人行善积德,济世助人,谦恭宽容,和平仁爱,与现代社会所崇尚的美德是相同的。而邪教否定现实社会,私欲膨胀,泯灭人性,丧尽天良,违背人伦,使得许多受迷惑者家破人亡,六亲不认,违背伦理,践踏道德。

Copyright @ 2017 平度市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